测量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 (道路挖填方部分)
作者:罗洪平 任何一项工程建设,都离不开测量技术,可以说测量是指导现场施工的第一要素。每一道工序开工前,必须先进行测量放线,确定好平面位置和竖向高程,方能开工。下面我就要近年来现场实战中如何灵活运用测量技术作些介绍。 一、控制点 控制点包括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任何一项工程进场后先对设计所交的控制点进行复核,在复核确认控制点满足测量规范后再根据以后施工所需进行加密处理。加密原则是尽量保证在以后施工中所有放线均不再转点,所有复核的导线点和加密点均要形成书面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方可使用。 施工中所有放线点测放完成后,均要对第三点(控制点)进行校核,若校核第三点没有问题,则该次放样可行,反之需要重新施放。 二、对现场测放点施测引点 由于在实际施工中经常会将测量人员所放点毁坏,为提高工作效力,所以就要去现场施工员对测量人员所放点进行保护。既要施工又要保护测放点为,此时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就是把已放点引到施工范围外围,在施工中随时进行复核。 在引点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引点与测放点基本处于同一高程上;②引点至测放点的距离(A、B)大致相同;③A、B两线夹角大致成90度;④在检查时,由于测放点已经被破坏,测放点需要按与引点基本处于同一高程上来恢复,然后再用锤球吊放找点。⑤引点必须置于不被施工破坏位置。 三、高程控制 牵涉到高程测量的部位较多,在此仅对施工中的部分工序(挖填方、结构物)进行阐述。 挖方:通常情况下挖方最后都要预留保护层,待路基快成型时再一次性开挖,而挖方路段一般情况下均较长,需要测放点较多,每次都待测量人员来放好线后再施工,即耽误时间又麻烦。这时我们可以在现场放引点来控制,到需要精平时才需要测量人员用仪器复测。 该方法施工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引点采用木桩或钢筋桩斜向打入边坡内,外露5-10Cm;②引点和引线A、B线基本处于同一高程上,现场采用肉眼观看即可;③A、B两线与今后需要精平高程之间的高差H控制在50-100cm内;④引点必须置于不是松动和不被破坏位置。 填方区原理和挖方区基本相同(见下图)。 对填筑施工时的分层厚度,可以在中桩和边桩位置用标杆(有高度标记的花杆)示意。 四、沉降观测 根据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重要的在建建筑物和构筑物同步进行沉降观测,尤其是大填方地段。沉降观测作业前,先收集相关水文地质、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图纸,并根据岩土...